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職業學院寒假放假時間暫無公布,大學通常從農歷的農歷十二月初十開始,各地的學校開始放假,元宵節后的寒假結束。寒假一般為1個月左右。但是在中國東北偏冷和其他高緯度地區,有時持續約45天,在許多情況下甚至持續約兩個月。
12月24日,江蘇省教育廳公布了省高水平高職學校遴選結果,我校成功入選江蘇省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培育單位。
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是中國共產委員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為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世界水平的高等職業學校和骨干專業(群)的重大決策建設工程,是推進中國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決策,旨在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和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引領職業教育服務國家戰略、融入區域發展、促進產業升級。本次遴選經過江蘇省教育廳初審、評前公示、專家組評議、評委會評審四個環節,共評出10所省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和15所省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培育單位。
我校作為園區唯一一所公辦高職和省示范院校,堅持“為產業辦教育”的宗旨,在辦學過程中,形成了五大特色:一是銳意改革,成為體制創新的探路者。二是區校協同,成為產教融合的排頭兵。區校共同培育教育部示范性職教集團1個,校企聯合舉辦企業學院,協同創新中心獲教育部認定。三是專業聯動,成為集群發展的示范者。獲評中央財政支持的專業和實訓基地各1個,教育部認定骨干專業與實訓基地5個,省高水平專業群2個,高水平骨干專業4個。四是融合培養,成為跨界人才培養的首創者。跨界融合型人才培養體系的改革成果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榮獲首屆全國優秀教材獎1項,國家精品在線課程1門,全國職業院校學生技能大賽一等獎4項。五是聚焦服務外包領域,成為行業標準的領跑者。制定國家、省級服務外包標準4項,資政報告被商務部采納。
下一步,我校將把高水平建設作為“十四五”首要任務,設立黨建同心、貫通培養、科創賦能、集群發展、一流人才、校企共生、接力培養、三化治理、未來校園、國際職教和新興產業技術標準創新“10+1”重點工程,助推綜合改革取得重大進展,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提升,內部治理體系成為樣板,產教融合模式成為示范,服務發展水平成為標桿,對標國際、國內職教領域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最優形態,建成具有職教類型特色、體現區校融合特點的高水平高職院校,成為江蘇乃至全國卓越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高地,全面融入園區“雙一流”建設,形成高水平院校建設的“園區經驗”,成為江蘇高職特色化辦學的時代典范,為地方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