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二級學科、5個市級科研機構、全國“十佳”特色博物館之一的民族服飾博物館及中關村科學城第四批建設項目——服飾時尚設計產業創新園。
學校堅持以本科教育為主,積極發展研究生、留學生和繼續教育,形成了以本科為主的多層次辦學格局。以“質量工程”為契機,綜合辦學實力和社會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提升:目前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市級特色專業建設點6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市級優秀教學團隊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1個、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3個;市級精品課程5門;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0部;承擔國家級規劃教材20部,《服裝工業制板》等特色教材被國內其它院校同類專業廣泛選用。
學校積極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圓滿完成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制服、火炬接力服裝、中國運動員領獎服、頒獎禮儀服之“青花瓷”系列、殘奧會入場服等設計,以及“神七”、“神九”、“神十”航天服飾及艙內用鞋設計,建國60周年群眾游行方隊和志愿者的服裝設計,廣州亞運會頒獎禮儀服裝設計、深圳大運會頒獎禮儀服裝設計以及北京市中小學校服、兩代學位服等設計研發工作。,與國內三所一流藝術院校共同組建并培育“中國民族藝術傳承與傳播中心”,旨在探索并建立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培養機制,共同推進民族藝術的傳承。
近三年來,藝術類學生獲“紅點獎”、“漢帛杯”、“金犢獎”等國際國內大賽獎項656項,非藝術類學生獲得“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方案大賽銀獎、北京市大學生物理競賽特等獎、北京市大學生數學競賽特等獎、北京市英語競賽特等獎等各類獎項171項,獲獎數量和層次居國內同類院校前列。
學校堅持培養理論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實踐和創新能力強、身心健康的各類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建校50余年來,學校向社會共輸送畢業生3萬余名,許多已成為紡織服裝行業的領軍人物。近年來學校本科生、研究生一次就業率分別保持在90%、95%以上
高考報考警校分數線是多少
時間:2024-09-19 08:0:342025年公布的全國高校第五
時間:2024-09-19 08:0:53高考社會考生報考軍校的條件
時間:2024-08-12 09:0:45社會考生報名高考的注意事
時間:2024-08-12 09: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