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基地(聯合)和4個實驗樂團。專業涵蓋了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音樂學、錄音藝術、音樂表演及舞蹈等各個領域。學院現已形成了教學、創作、表演與研究四位一體的完整學科體系,中專、本科、研究生相銜接的辦學層次,普通教育為主、繼續教育為輔的辦學格局。
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銳意創新的師資隊伍。目前,全院共有教職工504人,其中專任教師346人,高級職稱113人,中級職稱137人,博士、碩士135人。教師隊伍中有9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有5人獲“區永熙優秀音樂教育獎”,有7人為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有14人為廣東高校師德標兵、南粵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工會工作者等,先后有3人為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2004年以來,教師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102項。
學院注重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協調發展,強調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遵循高等藝術教育的客觀規律,按照“厚基儲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人才培養規格,建構了學科課程、人本課程、社會課程“三位一體”課程體系。加強實踐教學,形成了藝術實踐、教學實踐、管理實踐和社會實踐“四元結構”實踐教學體系。重視教學質量,根據音樂藝術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目標,制定了嚴密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確保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2004年以來,學生在各級各類專業比賽中,獲得國際和國家級獎勵65項,省部級獎勵239項。
學院教學環境優美,教學條件優越。現有廣州大學城校區和沙河校區兩個校區,占地面積224,961平方米,其中大學城校區189,993平方米,建筑面積21萬平方米。學院擁有現代化的音樂廳、專業錄音棚、電子音樂制作中心、各類排練廳、學術報告廳和琴房大樓等教學設施。學院圖書館館藏豐富,設備先進;檔案管理建設為國家級,位居全省高校前列;校園信息化進程不斷推進,正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建設”的思路,逐步打造現代化、智能化的數字校園。學院還在星海音樂廳、廣州交響樂團、廣東歌舞劇院、廣東省演出業協會、廣東電視臺、珠影樂團、廣東音樂曲藝團、廣東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