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學院錄取結果查詢什么時候出來,附查詢時間網址入口
人生中,總有一段路讓我們覺得很累,或處于人生的轉折點,或處于事業的上升期,或處于人生的低谷。我們站在十字路口徘徊,像一個迷路的孩子,彷徨而又無助,只想得到一個溫暖的懷抱可以依靠,慰藉自己脆弱的心靈。可是,不累何來的實現夢想呢?當你得知被攀枝花學院錄取的那一刻,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本文高考升學網為你介紹關于攀枝花學院錄取結果查詢時間、攀枝花學院錄取結果查詢入口和網址的相關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攀枝花學院是教育部布點在川西南、滇西北唯一一所以工為主的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學校坐落于著名的釩鈦之都、陽光花城、康養勝地、四川南向開放門戶、全國唯一以花命名的優秀旅游城市--攀枝花市。
學校始建于1983年,1994年與攀枝花教育學院合并,1998年四川省攀枝花衛生學校并入,2001年經教育部批準改建為本科院校并更名為攀枝花學院,2004年攀枝花市高級技工學校整體劃歸學校,2005年增列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2007年攀枝花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作為直管附屬醫院劃歸學校管理,2007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評估�,F占地面積81.52萬方米,校舍面積54.06萬方米,固定資產總值7.58億元,館藏圖書388.54萬冊(紙質圖書139.08萬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44億元。下設20個教學單位、3個科研單位、7個教輔單位、16個黨政群團部門、2個下屬法人單位和1個直管三甲附屬醫院(攀枝花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學科門類齊全,鮮明。學校是全國100所應用型本科產教融合發展工程項目建設高校,開設有58個本科專業、41個�?茖I,專業設置涵蓋理、工、文、法、經、管、醫、藝、農9個學科門類,形成了以工為主、多學科兼容,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職業教育、中職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2016年成立全國首個康養學院,2017年成立全國首個教育學院,2018年成立釩鈦學院、智能制造學院和攀枝花紀檢監察學院。建有國家級專業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省部級優勢專業15個、省級專業6個、省級應用型示范專業3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3個、省級卓越人才培養計劃12項、省級精品課程11門。入選“教育部?中興通訊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項目”第二批合作高校,2017年首屆“中興班”開班。
師資力量雄厚,人才濟濟�,F有教職工1138人,其中專任教師882人,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人員416人,占專任教師的47.16%;碩士以上學位638人,占專任教師的72.33%。現有國務院政府特殊專家津貼獲得者1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人,四川省第十一批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17人,攀枝花市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其后備人選、攀枝花市有突出貢獻專家、攀枝花市委直接掌握聯系的高層次人才等67人。
1、攀枝花學院專業設置情況
以下是攀枝花學院招生信息網公布的各學院最新62個專業名單:
序號 | 專業 |
1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3 | 財務管理 |
4 | 采礦工程 |
5 | 測繪工程 |
6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7 | 產品設計 |
8 | 車輛工程 |
9 | 城鄉規劃 |
10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11 | 電子信息工程 |
12 | 法學 |
13 | 翻譯 |
14 | 服裝與服飾設計 |
15 | 工程管理 |
16 | 工商管理 |
17 | 工業工程 |
18 | 工業設計 |
19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20 | 漢語言文學 |
21 | 行政管理 |
22 | 護理 |
23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24 | 環境工程 |
25 | 環境設計 |
26 | 會計 |
27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28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29 | 建筑工程技術 |
30 | 建筑學 |
31 | 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 |
32 | 金屬材料工程 |
33 | 康復洎療技術 |
34 | 礦物加工工程 |
35 | ?刻藝術設計 |
36 | 臨床醫學 |
37 | 旅?管理 |
38 | 秘書學 |
39 | 汽車服務工程 |
40 | 汽車運用技術 |
41 | 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 |
42 | 軟件工程 |
43 | 商務英語 |
44 | 生物工程 |
45 | 市場營銷 |
46 | 視覺傳達設計 |
47 | 數字媒體藝術設計 |
48 | 土木工程 |
49 | 網絡工程 |
50 | 物巰管理 |
51 |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
52 |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
53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54 | 學前教肓 |
55 | 眼視光技術 |
56 | 冶金工程 |
57 | 英語 |
58 | 英語教肓 |
59 | 應用化學 |
60 | 園藝 |
61 | 助產 |
62 | 自動化 |
2、攀枝花學院比較好的專業名單
1 | 土木工程 | 4.6(332人) |
2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4.5(159人) |
3 |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 | 4.7(124人) |
4 | 冶金工程 | 4.4(94人) |
5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4.4(89人) |
6 | 會計學 | 4.6(87人) |
7 | 臨床醫學 | 4.8(79人) |
8 | 法學 | 4.4(72人) |
9 | 藝術設計 | 4.5(67人) |
10 | 建筑學 | 4.5(64人) |
育人體系完備,成效顯著�,F有全日制本�?圃谛I把芯可�、留學生17000人,中專、技校在校生1186名。年來,本科生畢業率和學位授予率均保持在90%以上,用人單位滿意度保持在96%以上,連續多年被評為“四川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建校以來已為社會培養本專科畢業生5.6萬余人。考研通過率呈逐年上升趨勢,2018屆學生畢業率96.1%、就業率96%。成立了創業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大學生科技創業孵化園、大學科技園,大學生科技創業孵化園獲批“四川省首批高校畢業生創業示范園區(基地)”,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入選“四川省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大學科技園通過省級大學科技園評審;年來,立項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740余項,直接受益學生3000余人,孵化學生創業項目136個,成功孵化企業37家,實現創業就業600人,帶動參與創業大學生11000人次。學生在各項學科競賽、創新創業大賽中屢創佳績,獲得省部級及以上學科競賽獎勵1036項,其中國際級獲獎3項,國家級獲獎491項,2014年在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獲一等獎,2015年獲全國大學生移動互聯網創業大賽高校第一名。
重視科研工作工作,成果豐碩。學校是四川省知識產權優勢培育單位、四川省首批激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改革試點高校、四川省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單位。建有市級以上科研臺43個,其中國家釩鈦檢測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攀枝花釩鈦孵化器1個,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等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25個,攀枝花市巖礦重點實驗室等市級科研臺16個。年來,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5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80項,各級各類科研項目共計1249項,科研經費總額14933萬元。獲得省市級科技成果獎勵150項,國內外公開發表學術論文9028篇,其中核心期刊1532篇,被SCI、SSCI、EI、CPCI檢索收錄1025篇,出版學術專著、教材360余部。獲專利授權2244件,專利授權數在全國高校排名第156位、全省第6位。其中外觀專利1250件,居四川全省第一,全國高校第七;發明專利501件,居全省第11位;實用新型493件,居全省第7位。在釩鈦新材料、生物資源開發、太陽能技術等領域實現科技成果轉化26項,可實現產值5億元。
堅持開放辦學,合作廣泛。先后與美國、英國、加拿大、瑞典、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外高校及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大學、四川輕化工大學等國內高校,在教學、科研和研究生教育等方面建立了合作關系。與東南亞、南亞國家合作開展教師和留學生的培養、文化互通和科研交流,8名老撾留學生已完成學業并順利畢業,目前共有76名留學生。
扎根攀西沃土,成效明顯。圍繞攀枝花市“釩鈦”“陽光”兩篇文章,建設有國家釩鈦檢測重點實驗室、國家級攀枝花釩鈦科技孵化器等科研臺,組建了釩鈦新能源材料及其應用省級創新團隊,與攀鋼集團、泓兵公司等相關企業圍繞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共建聯合實驗室15個,加入全國釩鈦資源綜合利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全國鈦白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四川省釩鈦產業協會、四川省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產業聯盟與學會,成為國家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及釩鈦新材料研發領域重要的科研基地和人才培養基地。牽頭成立了攀枝花市太陽能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承擔了國家金太陽示范工程?2.1兆瓦太陽能屋頂光伏發電項目,大力開展太陽能熱利用技術、光伏技術、釩鈦功能材料技術等研究。成功開發了蔗渣種植靈芝、猴頭、塊菌等高效利用技術和以瑪咖、塊菌、蛹蟲草為主要原料的“攀西三寶”系列保健產品。創建了以“攀枝花縣域發展論壇”為臺的校地合作模式,年來承擔政府委托課題和咨詢項目40余項。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累計輸送畢業生15871人。扎實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做好木里縣及納子店村、鄉城縣及熱郎宮村和米易縣仙山村對口幫扶工作,2016年、2017年連續被省委、省政府評為“五個一”精準扶貧先進單位。
年來,學校被授予“全國文明單位”“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先進集體”“全國綠化模范先進單位”“四川省最佳文明單位”“四川省優秀文明校園”“四川省高新技術產業示范科研單位”“四川省人才開發先進單位”“四川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興川戰略人才強省示范基地”等榮譽稱號。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將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融入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發展,以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以轉型發展為主線,以產教融合為著力點,推動學科專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國際交流與合作協調發展,全面建設產教融合、轉型發展示范院校和應用型一流大學,使學校成為川西南、滇西北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區域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臺,支撐攀西經濟社會發展的“智庫”,引領地方文化傳承創新及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四川
時間:2025-05-23 16:0:01徐州生物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3 08:0:06黑龍江東方學院四川錄取分
時間:2025-05-23 07:0:44湖南理工學院四川錄取分數
時間:2025-05-23 0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