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高考在即,如何選擇適合孩子的院校和專業?選學校選專業又有哪些技巧?今天李老師整理了最新的溫州大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錄取分數線數據,包含近三年溫州大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最低錄取分數和最低位次排名,和專業招生方向等數據。
1、在江蘇省份2020年的溫州大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理科專業分數線是35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73952名;
2、在江西省份2020年的溫州大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理科專業分數線是55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32596名;
3、在河南省份2019年的溫州大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理科專業分數線是54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61214名;
4、在四川省份2020年的溫州大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理科專業分數線是54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69243名;
5、在云南省份2020年的溫州大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理科專業分數線是54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32493名;
6、在甘肅省份2021年的溫州大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理科專業分數線是48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17503名;
專業序號 |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1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1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58 | 37566 |
2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572 | 52110 |
3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2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64 | 29282 |
4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1 | 山西 | 理科 | - | 505 | 34766 |
5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0 | 山西 | 理科 | - | 525 | 39437 |
6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506 | 31548 |
7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28 | 57906 |
8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351 | 73952 |
9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19 | 江蘇 | 理科 | - | 347 | 69710 |
10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46 | 59117 |
11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1 | 浙江 | 綜合 | 物 | 580 | 63457 |
12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0 | 浙江 | 綜合 | 物 | 594 | 53756 |
13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0 | 浙江 | 綜合 | 物 | 587 | 61121 |
14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19 | 浙江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技 | 595 | 53225 |
15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19 | 浙江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技 | 593 | 54380 |
16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2 | 浙江 | 綜合 | 物 | 586 | 64045 |
17 | (5500元/年)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0 | 安徽 | 理科 | - | 541 | 61202 |
18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19 | 安徽 | 理科 | - | 530 | 47445 |
19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559 | 24747 |
20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537 | 28688 |
21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569 | 18588 |
22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1 | 江西 | 理科 | - | 543 | 33028 |
23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0 | 江西 | 理科 | - | 553 | 32596 |
24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19 | 江西 | 理科 | - | 537 | 31804 |
25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2 | 江西 | 理科 | - | 538 | 30224 |
26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1 | 山東 | 綜合 | 物 | 569 | 38926 |
27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0 | 山東 | 綜合 | 物 | 584 | 39849 |
28 | (5500元/年)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1 | 河南 | 理科 | - | 546 | 79430 |
29 | (5500元/年)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0 | 河南 | 理科 | - | 567 | 80773 |
30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541 | 61214 |
31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525 | 52715 |
32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52 | 37853 |
33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536 | 51089 |
34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19 | 湖南 | 理科 | - | 509 | 51050 |
35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38 | 39708 |
36 | (理工類,4年,5500元/年)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1 | 廣西 | 理科 | - | 505 | 34935 |
37 | (理工類,4年,5500元/年)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0 | 廣西 | 理科 | - | 531 | 26716 |
38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19 | 廣西 | 理科 | - | 524 | 31195 |
39 | (理工類,4年,5500元/年)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2 | 廣西 | 理科 | - | 504 | 31764 |
40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1 | 重慶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52 | 35214 |
41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500 | 42071 |
42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2 | 重慶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38 | 25053 |
43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1 | 四川 | 理科 | - | 534 | 70153 |
44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0 | 四川 | 理科 | - | 542 | 69243 |
45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19 | 四川 | 理科 | - | 559 | 66412 |
46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529 | 69325 |
47 | (語種:不限)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1 | 貴州 | 理科 | - | 484 | 33562 |
48 | (語種不限)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0 | 貴州 | 理科 | - | 488 | 41190 |
49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19 | 貴州 | 理科 | - | 481 | 38898 |
50 | (語種:不限)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2 | 貴州 | 理科 | - | 472 | 38170 |
51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1 | 云南 | 理科 | - | 533 | 31586 |
52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0 | 云南 | 理科 | - | 540 | 32493 |
53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19 | 云南 | 理科 | - | 541 | 31029 |
54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2 | 云南 | 理科 | - | 546 | 25401 |
55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1 | 甘肅 | 理科 | - | 488 | 17503 |
56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0 | 甘肅 | 理科 | - | 504 | 17706 |
57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19 | 甘肅 | 理科 | - | 519 | 16387 |
58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2 | 甘肅 | 理科 | - | 487 | 16837 |
59 | (5500元)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1 | 青海 | 理科 | - | 406 | 7844 |
60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0 | 青海 | 理科 | - | 377 | 11597 |
61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 2022 | 青海 | 理科 | - | 419 | 6177 |
溫州大學是浙南閩北贛東區域唯一的綜合性大學、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素有“東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譽的溫州市。學校由溫州師范學院和原溫州大學于2004年合并組建而成,辦學源頭可追溯至1933年創建的溫州師范學校,已有88年辦學歷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谷超豪院士曾任校長。在浙江工作期間,曾語重心長指出:“要高度重視教育和人才工作,特別要辦好溫州大學等高等院校”(摘自《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黨校出版社)。溫州大學現已形成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國際合作教育等多層次、多形式并舉的辦學格局。學科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十大學科門類,設有20個學院。 學校現有茶山和學院路兩個校區,占地1973.43畝,校舍面積99.32萬平方米,教學科研設備總值8.58億元,館藏紙質圖書231.57萬冊,電子圖書184.48萬冊,中外文電子期刊和資料數據庫104個。學校有專任教師 1273人(博士820人,占64.4%;高級職稱698人,占54.83%),擁有全職院士、、國家杰青、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優青、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等國家級人才31人,現有各類省級以上高層次入選人才158人。 學校于2003年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17年被列為浙江省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單位。現擁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2個。建有溫州大學瑞安研究生院、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與國內外24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聯合培養博士、博士后。學校學科特色鮮明,形成了文、理基礎學科優,工、經、管、法、商應用學科強的學科生態,是浙南閩北贛東最具綜合實力的高校。生態學學科為浙江省重點建設的優勢特色學科,化學、中國語言文學、電氣工程、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應用經濟學、機械工程、生態學、土木工程等9個學科為浙江省一流學科,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4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學校堅持“質量立校”,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培養“重實踐、強創新、能創業、善管理、敢擔當”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校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2015年首批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審核評估。擁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5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5個,國家級課程18門,其中首批一流本科課程8門,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4個、師范類專業認證3個。獲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省教學成果一等獎7項。學校被確立為國家級創業型人才培養溫州模式創新實驗區、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浙江省教師教育基地。學生近五年共獲國際獎項40項、國家級獎項1153項。2019年,學校“挑
溫州大學的數據科學與大數
時間:2025-04-18 10:0:54浙江海洋大學的土木工程專
時間:2025-04-18 02:0:52麗水學院的化學工程與工藝
時間:2025-04-18 02:0:09湖州學院的經濟與金融專業
時間:2025-04-17 1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