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不是孔子的學生,子生活在春秋時期,而孟子生活在戰國時期,孟子只是發揚和繼承了儒家學說,被尊稱為亞圣。與孔子學說被后人稱為孔孟之道。據考證,孟子生于周安王十七年(公元前385年前后),大約于周赧王十一年(公元前304元年)辭世。當孟子出生的時候,孔子已經死了將近100年,當時孔門的弟子沒有一個還活著。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省夏邑縣),中國古代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大成至圣先師”。
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游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
孟子: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國時期哲學家、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并稱“孔孟”。
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被韓愈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為“亞圣”。
孟子的言論著作收錄于《孟子》一書。其中《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國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和《富貴不能淫》等篇編入中學語文教科書中。
dna水解后得到的產物是什么
時間:2023-09-16 21:0:39invention可數嗎
時間:2023-09-13 09:0:04地球大氣層從低到高依次是
時間:2023-09-18 07:0:54宇文新州之懿范句式
時間:2023-09-21 1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