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處歐亞板塊東南部,地質構造復雜,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的擠壓作用,地震斷裂帶十分發育,地震活動范圍廣、強度大、頻率高。地震,簡而言之就是地面震動,但完整的解釋應該是指在地球內部某處激發的能量波,向上傳播到地面時因受阻而快速釋放能量,造成地面振動、晃動或破裂的現象。也就是說,一次地震產生過程由三個階段組成:能量激發、能量傳播和能量釋放。人的感官能直接覺察到的地震前兆稱為地震的宏觀前兆,簡稱宏觀前兆。比較常見的有,水位、水質異常,動、植物的習性異常,電磁場異常等。震前井水等地下水的異常變化,主要表現為水面陡漲陡落、變色變味、翻花冒泡、溫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變化,溫泉水溫的突然變化。那么本文將為你介紹關于海南地震帶發布的一些信息以及海南歷史上上的地震記錄相關知識,地震來了我們該怎么逃生和注意事項。
1605年7月13日晚9時至11時,發生了一場后來被認為是迄今華南地區毀壞性最嚴重的地震,也是中國地震史上惟一的一次導致陸地陷沒成海的大地震??“瓊北大地震”。
因為這場地震,以及這場地震之后的陸地不斷下沉,讓瓊東北的最大河流及其幾條支流消失,河灣成為海灣,讓“桑田”變成了“滄海”,成全了那個千古成語的確切表達。
站在海口市曲口港向東方?望,只見海天一色,漁民們駕著小舟來往穿梭,捕撈海里的魚蟹。而400多年前的瓊北,這片海洋還是小橋流水、炊煙裊裊的美麗田園。
據海南省建設科技委員會專家庫專家王家道介紹,1605年震級為7.5級的瓊北大地震,震中位于瓊山區演豐塔市(北緯20度,東經110.5度),震源深度15公里。這次地震波及的范圍很大,北部跨越南嶺直至湖南臨武縣、廣西桂林,東北至粵東惠東縣、潮州市均有震感。
自1605年7月13日地震發生后到次年的元月,有記錄的較強余震17次,其中10次屬破壞性地震,3次地震級估計為6級。
海南島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地震帶的西南端,歷史上1605年曾發生海口塔市7.5級地震,海南島及近海平均幾十年發生一次中強地震,但華南的地震強度與頻度比我國臺灣、西部和華北地區要弱。
1.大地震時不要急
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筑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萬不要驚慌,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后迅速撤離,以防強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處
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后再有序地撤離。教師等現場工作人員必須冷靜地指揮人們就地避震,決不可帶頭亂跑。
廣東稅務局官網登錄入口:ht
時間:2024-02-12 06:0:16最新實時熱點話題素材
時間:2023-12-31 07:0:4910月的新聞時事熱點
時間:2023-12-29 08:0:51福建志愿服務網登錄入口:h
時間:2023-09-20 1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