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從開始,高考改革要求自主招生的高校不得再采用聯考方式或組織專門培訓,三大聯盟也將不復存在。北大招生辦負責安徽招生工作的一位老師告訴記者,往年聯盟的招生信息一般會在當年的12月份左右公布,但是今年“北約”聯盟內的高校不再聯考,所以學生可能還是需要回歸以前選擇一所或幾所學校報名的方式。此外,復旦大學招生辦也明確表示該校的“千分考”未來將不再舉行。
據教育部門人士透露,今年華約、卓越兩大聯盟涉及的16所高校也不再組織自主招生的筆試聯考。據了解,目前各校的報名細則還有待教育部的總體方案出臺后才能制定,預計還會繼續沿用網上報名的方式。
備戰高考“靜觀其變”
自主招生什么時候考?是筆試還是看高考成績?招生是否會和普通高考錄取沖突?這些都是家長和高三學子們腦海中的問號。不過在一切不明朗的情況下,業內人士還是建議學生“靜觀其變”,向高考看齊。
“現在一切都是未知數,所以我們都是建議老師和學生,先復習迎戰高考,以不變應萬變。”合肥八中副校長唐華告訴記者,的自主招生改革力度較大,未知因素太多,不過不管最后怎么考,都不影響考生制定自己的備考計劃,“安心做好高三學習和復習就是最好的備考方式”。
專家談未來自招三種可能
自主招生改革將走向何方?大學高考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分析,未來自招走向應該有三種選擇。
一是借鑒上海交大“631模式”,即把自主招生放在提前批錄取,大學的錄取成績是按照高考成績占60%、大學面試成績占30%、中學成績占10%的做法。目前,這種做法可能在高考成績出來之后、提前批之前進行,時間比較短,但有可能是教育部門會采取的一種方式。
二是借鑒香港地區高校在內地自招的模式。一個學生可以申請4~5所院校,比如北大、清華、復旦、交大,同時這四所學校自主錄取,最后進行確認。沒有完成錄取的學生,再按照原來填報的志愿進行提前批、第一批、第二批的錄取。三是集中自主招生。即高考之后,用1個月的時間,在6月底~7月底進行自招,7月底之后再進行集中錄取,學生和學校雙向多選、學校多元評價、每個學生可獲多張錄取通知書。
新中國高校招生制度沿革
1950年,國家出臺高校招生文件,各大行政區分別確定招生方案。
1952年,中央要求向全國統一招生過渡。
1961年,全國高校全部統一考試招生。
1977年,恢復高考,實行全國統一考試招生。
1985年,改革“統
高考報考警校分數線是多少
時間:2024-09-19 08:0:342025年公布的全國高校第五
時間:2024-09-19 08:0:53高考社會考生報考軍校的條件
時間:2024-08-12 09:0:45社會考生報名高考的注意事
時間:2024-08-12 09: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