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wǎng) > 教育新聞 > 正文
有了這些數(shù)據(jù),馬登武用數(shù)學建模、軟件模擬、硬件3D仿真等方式,帶領科研團隊,在極短時間內(nèi)研制出某訓練模擬器,為某新型軍艦培訓了半數(shù)以上的該專業(yè)人才。
“軍隊是打仗的,軍人搞科研要緊盯部隊需要,不管用、不使用的項目一個也不搞。”馬登武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的科研成果100%應用于一線部隊,研發(fā)的裝(設)備使用完好率100%,部隊滿意率100%,被廣大官兵親切地稱為一名白發(fā)蒼蒼的“上等兵”。
一次,一名軍械師跟他發(fā)牢騷,在檢查定位一個故障時,需要拆解導彈掛點轉(zhuǎn)接梁,費人費時費力,效率較低。馬登武立即將這個問題作為課題投入研究,經(jīng)過近一年的努力,研制成功原位檢測臺,可以跳過煩瑣的拆解環(huán)節(jié),一個人很快就可以完成,大大提高了檢測效率。“部隊說,有困難,找航院。航院找誰?找老馬。”學院政治部主任翁軍說,馬登武就是放不下部隊的需求,隔三岔五總要和部隊聯(lián)系下,問問有什么問題需要技術(shù)支持。
一根不懼風雨的桅桿
2003年,正在教研室副主任崗位上干得紅紅火火的馬登武,受命牽頭籌建兵器教研室。當時,新建的兵器教研室被戲稱為“三無”教研室:無人、無錢、無項目。兩臺舊電腦、兩套辦公桌椅、劃撥的400元“家底費”,是教研室的全部家當。“教研室剛成立時,3個人在外求學,一人在外工作,我還在哺乳期,馬教授想找人搬個桌子都找不到。”兵器教研室教員曲海燕記憶猶新,那段時間馬登武剛從俄羅斯留學歸來,接著讀博士。他的一天被劃分為三大塊,白天做教研室主任,前半夜搞科研,后半夜寫論文到凌晨兩點。3年后,兵器教研室成了先進教研室、先進黨支部。
2013年春節(jié)過后,馬登武被檢查出肝癌,這也是他連續(xù)幾年第一次參加學院組織的體檢。“政委,我挺好的,很快就能回學院工作了,任務都給我留著!”這是肝臟移植手
大學讀兩個專業(yè)需要什么條
時間:2024-09-23 08:0:12國家勵志獎學金與助學金區(qū)
時間:2024-09-23 08:0:25國家勵志獎學金評審標準是
時間:2024-09-23 08:0:35國家勵志獎學金申請理由150
時間:2024-09-23 0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