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目標任務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改革發展任務艱巨繁重。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經濟慣性下滑的壓力很大,結構調整的陣痛還很強烈,經濟風險和社會矛盾的化解將很艱難。但是,我省仍然處在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總體向好的發展基本面沒有改變,長期積蓄的發展勢能可望進一步釋放。我們要堅定信心,砥礪奮進,扎實做好各方面工作。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確定好發展思路和目標,需要充分考慮三方面的因素:一是主動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要求。經過幾十年的高速發展,我國發展進入以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為主要特征的新常態。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就要在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等多重目標中尋找平衡點,向改革創新要動力、要活力,既穩住發展速度,保持中高速增長,又堅持轉方式調結構,促進提質、增效、可持續的發展。二是把握穩步推進“兩個跨越”的需要。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實現經濟從大到強的重大跨越,這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愿望,需要堅韌不拔地奮斗。目前我省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分別支有全國水平的75.4%、84.6%和89%,全省還有近500萬群眾沒有脫貧。因此,在發展的指導上,我省務必爭取比全國快一些的發展速度,既要以更大的力度穩增長調結構,穩步縮小經濟發展差距?又必須在社會事業發展上加力加速,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從多方面看,支要我們充分挖掘發展的空間和潛力,用好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等多重發展機遇,完全有條件朝著既定目標不斷邁進。三是正視增長動力轉換的影響。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這是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要特征。在新舊增長點拉鋸式轉換中,經濟短期波動性會顯著增強,經濟、社會領域的風險因素會疊加顯現。我們必須對今年工作的困難有充分的估計,既著力抓經濟發展新動力形成,又著力抓綜合風險的防控。當前我省已總體進入速度換擋期,宏觀政策、市場需求、發展動力、資源環境等方面,已發生了很大變化,不能支撐過去那樣的高速增長。今年我們既要實現“十二五”發展的圓滿收官,又要精心謀劃“十三五”發展,應當在量力而行、奮進有為的原則下把握好發展的預期和節奏,從找準平衡點出發合理確定預期目標。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深入實施“三大發展戰略”,加快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著力防風險補短板增后勁,狠抓改革攻堅,拓展開放合作,推進依法治省,加強民生保障,促進創業創新創造,大力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今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建議: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5%左右?進出口總額增長6%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5%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左右?居民消費
2025年全國兩會關于高考提
時間:2024-04-15 03:0:262025年全國兩會提案熱點養
時間:2024-04-15 03:0:53全國兩會十大熱點提
時間:2023-09-18 20:0:01全國兩會關于民生問
時間:2023-09-21 1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