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鄭功成教授提出,延遲退休應女先男后或女快男慢,用30年實現男女65歲同齡退休。同時,延遲退休者應在養老金水平上得到補償。鄭功成也強調,延遲退休應堅持小步漸進而不是大步急進。即每年延長2-6個月的工作時間,經過30年左右的推進,實現男女65歲同齡退休。
延遲退休四大理由
勞動力供給總量逐步減少
2012年首次出現勞動力資源總量絕對下降的現象,比上年減少345萬人,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下降0.6個百分點。
老齡化高峰加速到來
截至2013年,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已經達到14.9%,總數超過2億,65歲以上占總人口的比例已達到10%。到2020年,60歲以上占總人口比例將接近19.3%,65歲以上占總人口的比例將接近13%。勞動力資源與老年人口的比值,2007年為6.85∶1,2012年后急降至4.83∶1。
養老金收支平衡壓力大
目前,職工養老保險的撫養比是3.04∶1,即3個在職人員養1個退休人員,到2030年這個比例將變為2∶1。
早退休是人力資源巨大浪費
許多專業技術崗位(醫生、教師、科研人員等),五六十歲正是經驗豐富、技藝純熟的階段,而且這種高端人力資源的替代彈性較低。
背景
正副處級女干部已延遲退休
1951年:政務院頒發《勞動保險條例》,規定男工人與男職員年滿60歲、女工人和女職員年滿50歲時退休。
1955年:國務院頒布《關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退休暫行辦法》,國家機關中女性工作人員的退休年齡由50歲提高至55歲。
1978年:《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嚴格限定了退休條件,在男工人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外,本人連續工齡必須滿10年。
2008年11月,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負責人就稱,有關部門正在醞釀等待條件成熟時延長退休年齡。
2010年9月,人社部副部長王曉初表示,到2035年中國將面臨兩名納稅人供養一名養老金領取者,引發“是否應該推遲退休年齡”熱議
全國兩會期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表示,人社部會在2020年前,將延長退休年齡的方案推出來,方案是漸進式的延遲退休年齡辦法。
今年初中組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發布通知,黨政機關、人民團體和事業單位正、副處級女干部、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將年滿60周歲退休,3月1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