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樹仁大學 - 學校介紹
-
1971
-
民辦
-
綜合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
-
本科
-
香港
-
0個
-
0個
香港樹仁大學簡史20世紀70年代香港大專學位嚴重不足,1971年胡鴻烈博士及鍾期榮博士,在跑馬地成和道自資創立樹仁書院,為中學畢業生提供升學機會。樹仁書院于1976年正式註冊為專上學院,定名樹仁學院。樹仁學院于2006年12月19日根據專上學院條例 (第 320 章),獲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準正名為「香港樹仁大學」(仁大),成為本港首間私立大學。仁大一直秉持校訓敦仁博物的精神,推行仁者教育,在培育學生擁有卓越知識及技能的同時,也成為仁人君子。
仁大愿景作為香港第一所以儒家價值觀為教育基礎的私立大學,我們本著服務社會的精神,致力卓越教學和研究,并積極推動個人化和不斷改進的校園學習體驗為畢業生的未來職業生涯做好準備。在數碼新時代,我們希望通過重塑仁大之博雅教育,給予學生與別不同的優質教育,讓學生拓寬學習經歷并結出成果。
我們的價值尊重:我們以尊嚴和尊重對待所有人
管理:我們通過弘揚中國傳統價值觀來表示我們對儒家傳統的尊重
道德:我們致力達到最高的道德標準
卓越:我們互相挑戰,追求卓越,不斷學習
創新:我們樂意持續改進、創造和變革
知識創造和轉移:我們研究和揭示新的知識和想法,并將其應用于改善社會
服務:我們提供最優質的課程和服務,滿足學生、畢業生和社區的需求
開放性:我們尋求本地、區域和國際參與,以確保我們與全球化的世界保持接軌
可持續財務發展:我們繼續在經營的各個方面保持財務審慎,以支持我們在香港提供教育機會的長期承諾
大學目標為香港社會不同行業的實際需要,訓練有能力及全面均衡發展的年輕人;推廣人文精神及學習自由,并對香港之高等教育作出承擔;及以身作則體現人文精神之德行及修養。
大學使命傳承及弘揚傳統中華文化;提供嚴格的知性訓練,發揮獨立批判思維;結合理論、專業知識及實踐技能,為社會製造合適的人材;進行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提升社會知識水平并惠澤社群。
仁大校訓「敦仁博物」─ 寄寓莘莘學子成仁德兼備的君子。推己及人,方為仁者。「敦仁」就是培養仁者的精神,以嚴律己,以寬厚誠信待人,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而「博物」,是指為學要博大又要濬深,不可馬虎,為將來治學及服務社會打好基礎。
校歌按此連結欣賞本校合唱團頌唱之校歌
歌詞:
香港樹仁大學校歌詞:韋瀚章 曲:林聲翕 編:沉凜聰
南海之隅,香島之濱,地靈人杰,東西文化共氤氳。薈萃英賢,創立樹仁,傳道授業,研究學術,精于勤。春風化雨,培育精神,美玉需磨琢,努力趁青春!不為己,但為群,犧牲小我,達成博愛;不負母校樹仁,莫忘母校樹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