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平均工資是一項重要的經濟數據,歷來為公眾所關注,也往往出現對這一數據內涵和意義的不同解讀,“被平均”“拖后腿”“拉仇恨”之類的抱怨或質疑,某種程度上緣于對平均工資缺乏準確的理解。職工平均工資是企業、事業、機關單位的職工在一定時期內平均每人所得的貨幣工資額。首先其范圍是所有獲取工資收入的職工,包括國有、非國有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其次是年度平均貨幣工資額,不僅包括職工的應發收入,還包括用人單位為職工繳納的各種保險、住房公積金等附著在工資上的各種貨幣性收入;再次是“在崗”人員工資額,不“在崗”的職工、沒有納入統計范圍內的顯性和隱性失業勞動人口不包括在內。本文小編將為你介紹關于湖北最新的平均工資數據,湖北評價工資排名的相關信息。由于數據官方暫未公布,以下數據摘自2018年湖北平均工資數據。
湖北省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55903元,與2016年的51415元相比,凈增加4488元,同比增長8.7%。
分行業看,金融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業以及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平均工資位列前三,分別為114305元、85697元和83782元,分別為全省平均水平的2.04倍、1.53倍和1.5倍。農、林、牧、漁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以及住宿和餐飲業平均工資墊底,分別為34150元、35214元和35708元,分別為全省平均水平的61.09%、62.99%和63.87%。行業平均工資最高與最低之比是3.35:1,較2016年的3.36:1相比,差距逐漸縮小。
相關知識:平均工資的作用
一是反映勞動力用工成本。工資作為勞動力的價格,是最重要的勞動力市場數據之一。國家和企業進 行投資活動,都需要參照本地區、本行業的平均勞動力價格進行勞動力成本核算。企業制定工資標準,也要參照本地區、本行業的平均工資水平。國家確定本國與其他國家人工成本(如工作時間支付、其他直接支付和社會保險支付等)方面的差異,評估本國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地位,也需要進行平均工資水平的國際比較。
二是用于制定社會保障政策和賠償標準。國家制定的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等各項社會保障征繳、發放的標準,住房公積金的征收比例,最低工資標準,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等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政策,都是依據城鎮單位的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數據得出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賠償法》 和有關法律,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也是確定國家賠償和民事賠償數額的主要依據。
三是反映國民收入初次分配狀況。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數據直接反映國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基本情況和變化;工資總額占GDP的比例從宏觀上反映勞動報酬在國 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分行業和崗位的平均工資水平和變化情況,可以反映不同行業、不同崗位之間的工資分配關系和工資差異變化趨勢。
滁州現在是幾線城市2025年,
時間:2024-02-10 03:0:05黃山現在是幾線城市2025年,
時間:2024-02-10 03:0:03安慶現在是幾線城市2025年,
時間:2024-02-10 03:0:24銅陵現在是幾線城市2025年,
時間:2024-02-10 03:0:36